结束的指引
------------------
首要任务
- 对前期进展的回顾
- 把前阶段获得的成就 应用于 当前的情境
- 治疗结束所带来的多重感觉的表达机会
此阶段特征
- 越发具有意图、胜任力、给予、接纳的能力
指引: 双重性,小组都有机会来检验自己的感觉
- 画出一些你想要送给(将要离开小组成员的名字)的东西,用来帮助他获得成功
or
- 画出一些东西来象征你将要离开小组的感觉
作品表现
- 同伴给C 画了成功的路标,写着‘忍耐’
- C把成就与任务联系
- C画:我要出去着手开始做了” -- 象征决心,要继续照顾自我
- 困难: 不是每个C离开会表现出成就感
- 展示: 把作品挂在房间的一面墙上,专门供进来及离开的人使用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案例1
C:年长男性,癌症晚期
小组情感反应:
- 否认
- 害怕
- 悲伤
- 想要通过玩笑和故事来活跃气氛
显然:他们想要照顾这位朋友
但 :情感的强度却是淹没性,超出可以提供安慰的能力
材料:
- 事先剪好的图画和词语
- 给需要被表达的多重感受提供一个容纳的空间
指引
- 在一个更大的板报上把各自的图画组合起来,变成一个相互关联的图画
- 展示海报给离家的成员,让它作为过度替代物,提供希望、尊重、鼓励
目的
- 象征性的整合每个C的表达,让他和别人的表达联合起来
- 让每个人都作为更大的社会的成员来发挥作用
鱼馆里有很多的书,有很多的小朋友和妈妈,还有我们一家:小鱼、小鱼妈妈、小鱼爸爸和小鱼妹妹。 我每日浸泡在俩个宝贝的小脑袋的世界里。我看到了他们的大世界,一个大得令我惊讶欢喜的世界!这份生活的喜悦就是我的生活乐曲,我将它一页一页的填满在这个部落格里。。。。。。。
订阅:
博文评论 (Atom)
静修1
《别着急,停下来》 《安静之王》 静下来的力量 17/3/2024 - 启贤小学 第一场全校学生活动@1 + 家长父母学堂@1
-
书搬过来搬过去, 搞了两个星期, 鱼馆总算重新“开张”。 我还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, 让这里更有书味, 一想到这里我就没有力了。 但是墙壁空白的地方, 我老早就想贴些绘本作者的脸孔和介绍。 加上那天我们在共读绘本时, 我问5-6岁的小朋友谁是作者, 结果不知哪位杀出这句:“...
-
哎哟,这个故事好深呀! 这个故事是给孩子看的吗? 孩子能不能理解理解? 郝广才说孩子能不能理解深刻的东西并不是看他已经几岁了, 而是看你平时给他浅的东西还是深的东西。 他的能力是累计出来。 美国有一个研究指出爸爸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影响比妈妈多出70%! 为什么? 因为妈妈通常都跟...
-
那天老二发表“偷小便”这个话题。 偷东西、偷看、偷吃。。。。。。。 “这些事情都是那个做的人知道的。 那晚上偷小便的时候你知道自己小便吗?”老二问姐姐。 “不知道,我有时还睡到天亮,即使裤子湿湿。”老大回应。 “看,偷小便这个 “偷”,做的人并不知道自己在做哦!” 有点炫耀了。...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