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1月16日星期二

我也快乐

人在印度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天气变来变去,我的心也跟着在变,



春天是绿色的,


我的心是漂漂亮亮的。



夏天是红色的,


我的心是不耐烦的。


秋天是黄色的,


我的心是凉爽爽的。



冬天是白色的,


我的心是冰冰冷冷的。


在印度的我是多么地快乐,家乡的花不知怎么样。。。。。。


 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这是我们一起创作的一首短诗。
 
我回去时可要勤奋朗读好诗给他们听了。
 
 
美的诗,美的境界。

乐天知命的印度人(上)

我为什么快乐?
What makes  me happy ?

虽然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快乐,但我们可能会对“为什么伤心”比较有兴趣。

我们很少去深究为什么自己感到快乐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《我为什么快乐?》这一本绘本,是关于宝宝情绪管理的一本非常好的图画书籍,它告诉宝宝,什么让我笑,什么让我哭,让宝宝了解情绪是什么。




















该书帮助孩子了解情绪是什么,并能帮助大人们认识孩子的情绪、关注孩子的喜怒哀乐。

用多少感觉和知识看书,就获得多少知识和感觉。
对自己的情感多一份了解,就有多一层对生活的敏感度。
帮助孩子发展及丰富他的情感表达,应该是我随时随地要把握时机的事吧!
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


















老大常问:“为什么清洁工人,Basanthi每天都在笑,好像很开心的样子?”

老二问:“为什么厨师被爸爸骂了,他看起来还是很开心?”

他们开始从自我出走,探窥他人的内心世界。



我问老大:“你开心吗?”

他说:“有时开心,有时不开心。”

而老二的每张图画都在告诉我他非常的开心。



我问:“你为什么开心呢?”

老大摇摇头。

老二正在喝热饮,他说他现在快乐,因为他有Milo喝。

老大明白了,他说:“我有很多的绘本,所以我快乐!”


呼!快乐就是这么简单。

















你看印度人,一天要喝上好几次的小杯茶。

茶,是他们的全部。


有茶,印度人就快乐了!
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资料库-


1)《我为什么快乐》的作者:

罗伦斯•安荷特与凯瑟琳•安荷特(Laurence and Catherine Anholt)是一对英国夫妇。他们都毕业于英国费尔茅斯艺术学院,是英国著名的儿童书作家,已合作出版30多部作品。主要作品有《我为什么快乐》、 《小阿力的大学校》、“猩猩小宝贝”系列。他们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,深受世界各地儿童的喜爱。他们创作的绘本大多取材于真实的家庭生活,充满了丰富而有趣 的细节,读者常常可以在画中看到熟悉的日常事物,这使得他们的作品充满了亲和力

2010年11月15日星期一

人在印度:穷极生智!

人穷,办法多

也许是我见闻少,印度,让我觉得处处是新鲜。


也许早前我们的祖先也是这么过日子的。

物质条件贫乏的当儿,不想点办法,日子可怎么过啊!

那天我终于有机会亲眼看到“晒粪”的情景。
















他们穷得连个晒牛粪的地方都没有,干脆就把一块块干干湿湿的牛粪摊在路上晒。但是牛粪还是和稻米一起为伍。
















晒干的牛粪其实也没什么味道,可我家的两个宝加上一个老伴都不愿下车把它给看个清楚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有人把“它”贴在树上晒。


原本是动物的排泄物,手捏再晒一下,就这样变成了日常的必需品,以便做煮食的燃料。不愧是穷里生智!



















不知印度最出名的“茶”是不是也用牛粪来煮的?哇。。。好香啊!可是我不敢喝,因为我曾看过一个节目,一位印度伯伯用手抓了一把牛粪烧roti paratha, 然后再用那手把 roti 拿给客人。 没得喝,我只好站在那里“闻”茶,闻了很久的免费茶。看,他们还笑我呢!


我们家里所用的煤气在这里购买还得需要“准证”,所以煤气哪里是穷人用得起的呀!而我们的当中已有不少已经弃煤选电炉使用了。舒适及方便的程度永远不在他们想象之中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人,是否又因为贪方便而懒惰了自己呢?而这节省了的时间,又为这世界作了些什么呢?

我又困在这个迷思里了。。。。。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小百科(根据“互动小百科”网的解释


2009年的春节,牛粪又出一新含义。牛粪谐音牛“奋”,




牛粪在藏语中称之为“久瓦”,


在西藏作为烧茶做饭的燃料已有千年的历史。生活在雪域高原的广大农牧民至今视其为最佳的燃料。“久瓦”除了作燃料外,有人认为“久瓦”里熔铸了藏民族独特的人文色彩、风俗民惰;体现着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等深层内涵。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牛年伊始,卡通造型的“牛粪”很流行。“牛粪”造型的玩具也开始在各地流行开来,成为牛年庙会玩具行业的新宠。在北京春节庙会上,几款寓意“牛年奋斗”的“牛粪”造型玩具十分畅销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这是我和女儿常在车上听的故事:

牛粪-佛与牛粪


宋代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参禅,苏东坡觉得身心通畅,


可爱玩具于是问禅师道:“禅师!你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?”,“好庄严,像一尊佛!”苏东坡听了非常高兴。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:‘学士!你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?’ 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,马上回答说:“像一堆牛粪!” 佛印禅师听了也很高兴!禅师被自己喻为牛粪,竟无以为答,苏东坡心中以为赢了佛印禅师,于是逢人便说:“我今天赢了!”



消息传到他妹妹苏小妹的耳中,妹妹就问道:‘哥哥!你究竟是怎么赢了禅师的?’苏东坡眉飞色舞,神采飞扬地如实叙述了一遍。苏小妹天资超人,才华出众,她听了苏东坡得意的叙述之后,正色说:‘哥哥!你输了!禅师的心中如佛,所以他看你如佛,而你心中像牛粪,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!’ 苏东坡哑然,方知自己禅功不及佛印禅师。

禅,不是知识,是悟性;禅,不是巧辩,是灵慧。不要以为禅师们的机锋锐利,有时沉默不语,不通过语言文字,同样的有震耳欲聋的法音。

2010年10月30日星期六

人在印度:写一首悲伤无奈的歌

人在印度
从 飞机望下去, 一大片的稻田, 还有一洼一洼的池塘映在眼帘。天空灰灰朦朦的,处处可见一排排低矮肮脏的窝棚,随意搭建在闹市区、大路边、天桥底下。密密麻麻的贫民窟,如此“壮观”,但 也叫人触目惊心。如此让人捉摸不透,虽然Kolkata贵为第二大城市,却没有大都市的华丽壮廓啊!




(Kolkata 市区到处都是惨不忍睹的此景)

我 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房子。所谓的棚其实就是几根小木头/竹撑起个架子,上面蒙上几层破塑料就完了。只有坐下来的高度而已,而宽也就两米左右!棚子里什么都没 有,更说不上是家徒四壁。棚底下仅有一个破锅和用藤编制的床。据资料显示,他们的平均居住面积只有2-3平米,每天过的是"暗天无日"的生活。这怎能算是 个房子呢?



















什么可以用来做房子的屋顶和墙的东西都派上用场了,有得遮风挡雨,比起流浪的母子和残障的那些,他们幸福多了!)


















街头孩子一大群的孩子,店外的走廊就是他们的“家”)
















(桥下的“帐篷屋”可以住多久呢?)

马来西亚三十几度的气候, 已让我受不住地呆在水泥墙里遮荫. 而印度五, 六月夏天的四十几度简直可以让人丧失理智. 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得了毒辣的阳光, 而体内的汗水失控似的狂流. 我不敢想象草棚及帐篷低下的他们, 又是如何年复一年的过着这样的生活。


















(土墙加茅草屋顶,这还是我第一次看到。这就好像是现代版的“三只小猪的家”。热情的他们用我们听不懂的语言欢迎我们)
 

 
如果出街,我最担心的就是找不到厕所。这里平均1400多 人一个厕所(另一说法是上万人一个厕所)。他们随处大小解,路上尽是人和动物的屎,苍蝇乱飞,老鼠乱钻,各种传染病频发,他们居住环境的恶劣程度令人咋舌。

















(这间无门式的厕所就设在路旁)

基本的尊严和人权更不必说,他们不介意把自己最脏最丑陋的一面毫无保留地摊给人看。如果到离市区较远的地区,常常可以看见巴士停车让搭客们在路边大小便。一排一排的屁股摆路旁,看到我都无法相信那是事实。


在Kolkata 我们甚至还看到贫民住在垃圾堆里,他们把各种各样的垃圾重新处理,就算一些木块,他们仍旧把它砍成更小来卖。可以感受到印度最底层的劳苦程度。

黑帘垂下以后,他们开始在路边摆起了一个个用砖头或石头临时砌的小灶,上面放着个锅,水用的是路边公用的自来水。里头就是一点白米加马铃薯类的简单晚餐。

《印 度时报》报道,截至2011年底,全印度城市贫民窟人口预计达到9306万人。单是印度经济、文化及金融中心的孟买,一个印度发达的城市,一个1400多 万人的大城市中,就有60%左右的人至今还住在贫民窟!达拉维(Dharavi)贫民窟,据说这是亚洲最大的贫民窟,居住着100万人。这里每天只有一个 小时有水。那个数目,也许还不包括那种衣衫褴褛,无家可归的人!

















(乡下的孩子居住环境一般都好过城市孩子)(后面:他们家的墙常被商家借来打广告)


即使从城市任何一点开始行走100km, 此景依旧没有改变。面对着“惊人”及绝迹的赤贫,我实在坐寝难安啊!


到底什么诅咒着印度?

人类走到了二十一世纪,腐陋不通的姓种制度还是在印度流传下来了。一个相等于” 命运” 的制度, 让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它,不得不受世人的怜悯呀。


取自另一位网友的话:

种 姓制度最高的是婆罗门,相当于神的姓,以前国王都是他们任命的。下来是帝王的姓刹帝力,最地层的贱民是没有姓的。姓种是无法改变的,你出生在什么家庭,就 基本注定了你的命运,就算你一个贱民赚了再多的钱,那你还是只是变成了有钱的贱民!而婆罗门穷得叮当响,他还是在社会上最有地位的人, 当然这样的概率几乎没有。印度中等阶级的人也不少,生活也不差,但在广大的穷人面前显得就是太微弱了。

贱民也就是没有种姓的. 为了征求平等及改变现状的地位, 有些贱民就改教教入穆斯林. 低种姓的大多为劳工、农民,生活在平民窟里。

印度给人的印象是”穷“。 很多人并不知道世界前500名富豪中,印度能占到1/5的席位。 因为人口实在太多,比例下来,整体贫富悬念太大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Kolkata West International City—富人区,单看这个,就知道里面的房子是如何的壮丽)

一般上,富人都住在有保安服务的高尚住宅区里。 新起的高层建筑里有好多不时忙进忙出的佣人。不远处立即展现不谐调的发展。一大片摊开来的草堆,朔料,竹,土棚到处林立。

脏乱简陋的贫民区就像汪洋大海般包围着富人区,让国外来访者对贫富分化问题有了最直观的认识。


人在印度,站在赤贫的面前,我心里很想知道他们究竟会不会渴望改变命运呢?

或许,是来世吧!

2010年10月13日星期三

垂涎欲滴的pani puri

让我念念不忘的pani puri


我与美食的相遇

每次人游异地,美食通常是我留恋忘返的原因之一。

那天我在路边摊看到一种油炸空心的金色脆饼,外形很吸引人。虽然才刚吃过晚餐,我的嘴馋得不得了,好想一试。

听说比可以买到三至四个 比起五或六个卢比的冰淇淋还要便宜.老公说如果我不介意冒险,就”go ahead”!


天啊!他明知道我是个胆小鬼。唉,算了吧!我只好心里许个“贪吃愿”,希望自己能有个“安全”的机会.
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 
后来我们到Kolkata Southern City Plaza 的美食中心,我又与那个食物相见了。心喜若狂,赶紧叫老公排队买。也不懂它的名字,比手划脚买就对了。

 

后来我们在另一摊竟然看到 “超级大粒”的panni puri。哎,又错过它,不然我一定要那个!



回家上网查了资料后,不得了!
原来那是畅销第一名的路边食物,也是全印度最受欢迎的马路美食,它就叫 Pani Puri.

Pani Puri ( panipuri), puri 是不发酵的油炸面团。一般上,他们会在面球中間加入各种酸的甜的香料,正好配以马铃薯等制成的泥浆及咖哩,风味独特。

大热天的时候吃这个东西很清凉,而且开胃爽口。

你几乎可以在印度所有城市乡村的大街小巷找到出售paani puri的摊点。

Pani Puri在北印度叫做Golgappa,在西印度又叫做Foochka,中印度又有另一个名称叫Gupchup。它们的外形大同小异,不过材料就略有分別。


再读一读panni puri的吃法. 原来那堆咸咸的马铃薯豆蓉应该加入小Panna puri中间的洞,再把小panni puri 浸在有点香甜的薄荷绿色或红色的凉湯水。这样可以尝了.可那天我的汤水是装在小杯子里,我还以为是开胃的饮料呢!

女儿说口渴,我尝了几口后还叫女儿也试试。大家都觉得它的味道怪怪的,后来就决定要浪费它,不再喝了。可这里路边摊常有人在吃完后,老板的湯。那天我站在路边看老板的手伸进汤里的画面历历在目,想到要喝那个汤,我就觉得很自己没法像他们那样不介意。


还有还有。。。。。。印度人都是把pani puri 整粒塞进嘴巴一口吃完,嘴巴涨得满满的,很好笑。那天那个少年看到我看他吃,可能是不好意思,马上转身 。如果我这样吃法,一定很狼狈!


其实到现在,我还是很难想象那些綠色涼水跟pani puri混合在一起的味道.反倒是很喜欢我在购物中心吃的那种。妹妹看了照片形容它是像“花”一样装饰的食物。殊不知里面冰冰凉凉、酸酸甜甜类似Yougurt 的配料是我来到印度的最爱。我上网找不到类似我这样的配料,这可能是改良过的panni puri

除了印度煎饼以外,这种口感极佳的脆饼也变成了孩子们目前出外用餐的另一个选择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印度的日子---我学故我乐

印度之旅         ---- 写一趟人生不同的旅程

       期待已久,希望自己有机会能在国外享受不同的文化刺激,想不到第一个国家竟然是印度。

        未去前,心里带着很多的好奇。印度的居住卫生及交通情况是我极想亲身感受又害怕的部分。如果不是外子用他在那儿工作一年半的熟悉来说服我的矛盾,我想我这辈子恐怕也没什么机会踏上这片土地。

        随行的还有两个宝贝,一个六岁,一个四岁。老二从小体弱多病,老大最近也常有小病。这趟之旅还真有点冒险,心里暗暗祷告这不会是个腹泻之旅。鱼与熊掌不能兼得。比较起那个腹泻,印度之旅应该值得,我相信我们对生活会有新的体验及观点。

        要碰上天时(正逢秋天凉爽,夏天高温40+度的日子已过)、地利(住所离空气污染严重的Kolkata 尚有100km)、人和(工程接近尾声,人数渐少,有多余用具)还不容易,天助我也!我们在27日10月离开了马来西亚的天空。。。。。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   那趟飞行,才不过十来个搭客,让我们有感是 “包机”。

      到了印度上空,老二不停地往窗外的景物望,似乎在寻找什么。后来他转头说:“爸爸骗人,都没有看到大便!”天啊,原来他。。。。。。

     下机后,Kolkata 机场的简旧建筑,让我觉得时光倒流,仿佛回到了七八十年代的童年。Kolkata 是印度第二大城市,虽说一部分建筑已在装修,但整体色调及气氛与这个年代还是显示出其设计上的落差。

     填写入境表格时,印度官员不时过来催促我们。整个机场显得冷清,官员却随处可见。也许他们实在无聊闲着,希望我们快快填写,好让他们有点事做。但这个过程,却让我有个不好的感觉,他们好像对女生似乎很不屑。

     行李一提,随后马上来了好一些推着手推车的男人和小孩。外子一直以“no problem“摇手示意。我想问外子为何他们如此热情。如果我是单身游行,一定把行李交给他们说谢谢。

     话还没问出口,就看到门口站立着一大群的司机还有老人与小孩。他们不停地问我们要去哪儿。幸好外子的印度司机现身帮我们开路,可还是有个老人和小孩上前帮忙提行李,开车门。外子还是那一句话,”no problem。“ 后来我才知道"No problem" 竟然是我们与印度人最常说的话之一。

      每一个”热心“,其实是他们的讨饭碗的方式。我不禁为我刚才差点接受他们的热情而冒汗。总算明白为什么不可以随便给他们钱,那么大的人群,想要突围,带着小孩还可真不容易呢!

      坐在车里,我和孩子努力地观望车外从来也未曾想像过的景物。

      车笛声及乱无章序的交通让我有点招架不住,外子提醒司机放慢车速,好让我这个“游客”适应。老大有点受不了地问:“为什么他们一直horn ? " 后来我们仔细一看每辆重型车后都写着“please horn" 或 "sound"。(另开帖子细写他们的交通工具)

      那一刻,我们在印度的2个月生活已经展开。。。。。。

静修1

 《别着急,停下来》 《安静之王》 静下来的力量 17/3/2024 - 启贤小学 第一场全校学生活动@1 + 家长父母学堂@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