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穷,办法多
也许是我见闻少,印度,让我觉得处处是新鲜。
也许早前我们的祖先也是这么过日子的。
物质条件贫乏的当儿,不想点办法,日子可怎么过啊!
那天我终于有机会亲眼看到“晒粪”的情景。
他们穷得连个晒牛粪的地方都没有,干脆就把一块块干干湿湿的牛粪摊在路上晒。但是牛粪还是和稻米一起为伍。
晒干的牛粪其实也没什么味道,可我家的两个宝加上一个老伴都不愿下车把它给看个清楚。
有人把“它”贴在树上晒。
原本是动物的排泄物,手捏再晒一下,就这样变成了日常的必需品,以便做煮食的燃料。不愧是穷里生智!
不知印度最出名的“茶”是不是也用牛粪来煮的?哇。。。好香啊!可是我不敢喝,因为我曾看过一个节目,一位印度伯伯用手抓了一把牛粪烧roti paratha, 然后再用那手把 roti 拿给客人。 没得喝,我只好站在那里“闻”茶,闻了很久的免费茶。看,他们还笑我呢!
我们家里所用的煤气在这里购买还得需要“准证”,所以煤气哪里是穷人用得起的呀!而我们的当中已有不少已经弃煤选电炉使用了。舒适及方便的程度永远不在他们想象之中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人,是否又因为贪方便而懒惰了自己呢?而这节省了的时间,又为这世界作了些什么呢?
我又困在这个迷思里了。。。。。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小百科(根据“互动小百科”网的解释:
2009年的春节,牛粪又出一新含义。牛粪谐音牛“奋”,
牛粪在
藏语中称之为“
久瓦”,
在西藏作为
烧茶做饭的燃料已有千年的历史。生活在
雪域高原的广大农牧民至今视其为最佳的燃料。“久瓦”除了作燃料外,有人认为“久瓦”里熔铸了藏民族独特的人文色彩、风俗民惰;体现着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等深层内涵。
牛年伊始,卡通造型的“牛粪”很流行。“牛粪”造型的玩具也开始在各地流行开来,成为牛年庙会玩具行业的新宠。在北京春节庙会上,几款寓意“牛年奋斗”的“牛粪”造型玩具十分畅销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这是我和女儿常在车上听的故事:
牛粪-佛与牛粪
宋代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参禅,苏东坡觉得身心通畅,
可爱玩具于是问禅师道:“禅师!你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?”,“好庄严,像一尊佛!”苏东坡听了非常高兴。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:‘学士!你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?’ 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,马上回答说:“像一堆牛粪!” 佛印禅师听了也很高兴!禅师被自己喻为牛粪,竟无以为答,苏东坡心中以为赢了佛印禅师,于是逢人便说:“我今天赢了!”
消息传到他妹妹苏小妹的耳中,妹妹就问道:‘哥哥!你究竟是怎么赢了禅师的?’苏东坡眉飞色舞,神采飞扬地如实叙述了一遍。苏小妹天资超人,才华出众,她听了苏东坡得意的叙述之后,正色说:‘哥哥!你输了!禅师的心中如佛,所以他看你如佛,而你心中像牛粪,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!’ 苏东坡哑然,方知自己禅功不及佛印禅师。
禅,不是知识,是悟性;禅,不是巧辩,是灵慧。不要以为禅师们的机锋锐利,有时沉默不语,不通过语言文字,同样的有震耳欲聋的法音。